2021年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及趨勢分析

作者:盤山集團 日期:2021-12-08

   01

 金融不良資產概況  


近年來銀行業不良資產認定和處置大步推進,2017至2020年累計處置不良貸款8.8萬億元,超過之前12年總和,其中2020年銀行業處置不良貸款超3萬億元。展望2021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以及內外部環境的諸多不確定性,中國銀行業仍將持續大力推進不良資產處置。本文在回顧2020年金融不良資產市場運行特征的基礎上,多方位研判金融不良資產市場發展趨勢和行業未來方向。

不良資產行業政策環境概覽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主責主業得到進一步明確。2020年8月,銀保監會下發《關于妥善應對疫情沖擊更好發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化解處置風險功能作用的通知》,出臺多項政策舉措,鼓勵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專注主責主業,充分發揮AMC化解處置金融和實體企業風險的功能作用。


標準化債權認定規則出臺,同業借款確定為非標債權。2020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委發布《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按照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記、獨立托管,公允定價、流動性機制完善等標準化債權認定標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向商業銀行的同業借款被認定為非標準化債權。


區域性不良處置協調機制和制度不斷完善。2020年9月,北京銀保監局發布實施《關于做好不良資產處置工作的通知》(京銀保監發〔2020〕415號),要求轄內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從完善組織機構、做實資產分類、依法合規處置、強化風險管控、完善激勵約束五個方面開展不良資產處置工作,進一步提升不良資產處置效率,前瞻防范化解金融風險。2020年6月,四川省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金融機構加快不良資產處置若干措施》(川金發〔2020〕19號),提出10條具體舉措,助力提高不良資產處置效率,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能力。


債券違約處置機制持續完善。2020年7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發改委和證監會聯合發布《中國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證監會關于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處置有關事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锻ㄖ访鞔_債券違約處置應充分發揮受托管理人和債券持有人會議制度在債券違約處置中的核心作用,豐富市場化債券違約處置方式,針對發行人惡意逃廢債、債券募集文件薄弱等問題要加大債券市場統一執法力度。


允許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到期債務轉讓。2019年12月,監管部門允許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債權人將到期債務轉讓給金融資產公司。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普遍存在規??偭魁嫶?、資產負債期限嚴重錯配、融資過度依賴、經營收入無法覆蓋到期債務等問題。


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業務加速推進。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國企混改、重組整合、國資監管體制改革等方面將進入快速推進、實質進展的新階段。


銀行類金融機構整體情況 

經營狀況有所好轉,資產規模穩中有升。2020年三季度,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國經濟逐步恢復平穩發展,銀行業經營環境有所改善。截至2020年8月末,國內商業銀行資產總規模251.82萬億元,同比增長11.3%,盡管較5月12%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總體仍維持在2018年以來的較高水平。


不良處置積極性提升。為緩釋不良風險,三季度銀行業處置速度明顯加快。截至2020年9月末,社會融資總量中貸款核銷累計規模高達7644億元,同比增速達18%。據銀保監會統計,前三季度銀行業共處置不良貸款1.73萬億元,同比增長3414億元,增幅近25%。


   02

 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總體情況 


信托行業基本情況

資產風險率持續攀升,金融及工商企業領域違約集中暴露。2020年1?9月,信托違約金額共計約1348.88億元,其中,三季度共有93只信托產品違約,涉及金額390.53億元,占1?9月違約總量的29%。


基金行業基本情況

行業規模小幅擴張。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公募基金共有7497只,規模達17.80萬億元,較二季度末環比增長5.28%;私募基金共有89784只,規模達15.02萬億,較二季度末環比增長4.72%。


證券行業基本情況

資管規模收縮趨勢放緩。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管理產品數量近1.7萬只,資產管理規模10.26萬億元,同比下降18.11%,環比下降1.9%,其規模下滑速度逐漸出現放緩之勢。


保險行業基本情況

行業規模延續增長態勢。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31家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及10家保險私募基金管理人共登記(注冊)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276只,同比增加58.62%,合計登記(注冊)規模5828.45億元,同比增加50.67%。


區域不良資產市場情況

1. 華東地區市場基本情況

2020年三季度,華東地區金融不良資產一級市場整體供給有所減少,不良資產市場競爭加劇,不良資產包價格出現持續上漲。其中,江浙地區三季度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持續推出不良資產包,資產包的體量與2020年上半年相比進一步增加,城市商業銀行三季度亦有持續推包的計劃,但規模小于大型國有商業銀行,2020年三季度銀行不良資產包的平均本金折扣率較2019年同期上漲近10個百分點。江浙地區金融不良資產一級市場一直處于較為活躍的狀態,市場投資主體相對比較理性,惡性競爭情況較少,在金融不良資產收購方面市場份額分布較為均衡。不良資產二級市場不良資產熱度較高,投資主體眾多,各有其自身優勢,對不良資產市場參與度較高。


2. 華北地區市場基本情況

華北地區各區域金融不良資產市場差異較為顯著。其中北京地區商業銀行的不良率相對較低,不良資產處置的迫切性不強。天津市三季度經濟復蘇仍然較為緩慢,由于受到大型國有企業破產重整、債務違約情況不斷發生、國企混改項目較多、整體推進速度較慢等因素影響,不良資產處置難度有所增加;河北地區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包數量和不良債權金額均有較為明顯的增加,城市商業銀行目前經營狀況不穩定,資產質量風險較高,股份制商業銀行對不良資產處置意愿不強。河北省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在收購資產包時表現較為激進,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河北地區銀行不良資產包的價格,總體上資產包價格較為平穩;山東省受疫情因素影響當地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處置進度較2019年放緩,不良資產市場整體處置環境出現一定分化,同一地區不良資產價值的市場認可度也出現分化。不良資產市場一級市場競爭激烈導致銀行對不良資產轉讓價格預期居高不下,資產包價格也因之水漲船高,與二級市場處置價格形成鮮明反差。


3. 華中地區市場基本情況

受經濟下行和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華中地區不良資產一級市場上半年資產處置計劃明顯受阻,整體上推出的資產包數量及金額較2019年同期均呈下降趨勢,三季度以來華中地區金融機構資產質量下行壓力持續增大,風險進一步暴露,批量轉讓的需求有所提升。從2020年三季度情況來看,不良資產市場的發展相對比較平穩,市場活躍度依然不高,不良資產包成交價格整體有所回落。一級市場供需雙方的主要矛盾來自對資產包價格的差異化判斷,價格仍然是影響資產包供給和成交的決定性因素。華中地區整體司法環境有所改善,但與沿海地區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4. 東北地區市場基本情況

東北地區受區域經濟長期萎靡不振的影響,銀行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余額和不良率呈現“雙高”狀態,但目前不良資產一級市場的供給量和成交量整體并不理想,2020年三季度金融不良資產交易市場總體上仍然呈現不活躍的狀態。東北地區的不良資產整體質量較低,不良資產一級市場競爭激烈,不良資產的價格不夠合理且流動性較差。2020年三季度銀行對于資產包打包處置的計劃性仍然不強,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打包處置意愿較低,中小銀行由于對損失接受能力薄弱,其市場試探性組包較多,對資產包盡職調查和投標流程的管控能力普遍不強。


5. 西南地區市場基本情況

新冠肺炎疫情對西南地區生產型實體企業的經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銀行貸款質量下滑風險較大,但受益于政府和監管部門的相關扶持政策,2020年三季度西南地區一級市場不良貸款的供給尚無明顯增加。西南地區金融不良資產一級市場供給主要來自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地方中小銀行雖然處置不良的愿望強烈,但受利潤、撥備、內部考核的限制,基本無法承受大規模批量轉讓造成的經營大幅虧損,因此推包規模很小。西南地區不良資產公開市場的交易主要集中在一級市場,部分地方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較多采取自行清收、債務重組等方式處置不良,部分二級市場投資主體積極尋求通道介入一級市場,促使不良資產一級市場競爭有加劇的趨勢。2020年三季度,西南地區銀行不良資產包價格穩中有降,但是仍然處于相對高位。


6. 西北地區市場基本情況

西北地區不良資產市場規??傮w較小,金融不良資產供給方同樣主要來源于銀行資產包。2020年三季度受疫情影響,銀行業金融機構整體推包意愿偏弱,西北地區銀行資產包有區域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資產質量差、債權金額小的特點。西北地區不良資產一級市場競爭逐漸趨于理性,2020年三季度買方市場整體估值較為理性,收購成本較往年出現下降趨勢,不良資產一級市場競爭激烈程度一般,同業競爭逐漸進入良性循環狀態。西北地區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與當地政府聯系密切,在獲取信息、整合當地資源方面具有明顯的地域優勢。西北地區不良資產二級市場交易、投資不夠活躍,處置服務商較少,暫未形成較為完整、專業和活躍的不良資產處置鏈,專業化程度相對偏低,對資產包價格較為敏感。


7. 華南地區市場基本情況

2020年,華南地區金融不良資產供給數量、規模出現大幅下降。華南地區不良資產市場供給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地區,截至2020年三季度,華南地區金融機構未大規模推出不良資產包,不良資產一級市場供需缺口很大,資產包價格和2019年同期相比出現明顯上漲,其中珠三角地區不良資產一級市場投資主體更加多元化,地方資產公司背靠地方政府支持,特別是在與地市級政府的合作中,更容易獲得與資產處置等相關的各類信息。受經濟整體環境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良資產二級市場社會投資者觀望情緒漸濃,投資意愿較前有所降低。


   03

金融不良資產市場供需情況


金融不良資產招標情況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處置進度大幅放緩,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二、三季度金融機構加速處置不良資產,三季度不良資產招標金額保持平穩。2020年三季度,華東、華北地區金融不良資產招標規模較大,華中、西北及西南地區各省金融不良資產招標分布較為平均。西北、華南地區金融不良資產招標金額增幅較大,華東、華北地區增幅略高,東北、華中、西南地區招標規模有所縮減。


從銀行不良資產包招標主體來看,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為金融不良資產主要招標主體。股份制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招標金額環比增幅較大,其他金融機構招標金額環比均有所減少,其中城市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招標金額降幅較大。單戶金融不良資產招標主要集中在華東和華南地區。單戶金融不良資產推出主體多為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有部分招標主體為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信托公司、外資銀行等。


金融不良資產成交價格變化情況

前三季度金融不良資產成交價格先降后升,三季度金融不良資產成交價格較二季度穩中有升,整體本金折扣率約為38.5%,較二季度提升5.7%。三季度,華南地區成交價格水平最高,平均本金折扣率約57.6%,華中地區成交價格水平最低,平均本金折扣率約25.8%。三季度,上海、陜西、廣東地區的金融不良資產成交價格水平最高;天津、四川、湖北金融不良資產成交價格水平最低。


三季度,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轉讓不良資產價格水平漲幅較大,股份制商業銀行漲幅較小。農村商業銀行、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轉讓不良資產價格水平較高,平均本金折扣率均超過40%。


金融不良資產網絡拍賣交易情況

近年來網絡拍賣發展迅速,自2014年網絡拍賣興起以來,2019年金融不良資產網絡拍賣掛拍金額已達到2500億元。華東地區金融不良資產網拍交易最活躍,華南、西南地區次之。東北、西北和華東地區增長較快,華中、華北和西南地區增長較慢,華南地區掛拍金額有所縮減。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在金融不良資產網絡拍賣市場中,占據主要地位,其他參與主體也較為豐富。債權、房產、土地是金融不良資產網絡拍賣的主要資產種類。債權資產成交率穩定居高,房產、土地資產成交率出現下滑。



   04


 不良資產市場趨勢分析 


國內金融風險的持續暴露給不良資產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但行業面臨的問題也因疫情而放大,不良資產市場和各參與主體面臨較多的挑戰和不確定性。


“大不良”經營格局下業務機遇與挑戰并存

在各類風險不斷暴露的背景下,金融不良資產來源多元化,“大不良”經營格局逐漸形成。截至2020年8月末,全國銀行業境內不良貸款余額3.7萬億元,較2020年年初增加5041億元,不良貸款率2.14%,較2020年年初上升0.11個百分點,信托等非銀金融資產風險暴露加速,AMC正面臨開展不良資產業務的戰略機遇期。但考慮目前國內正處于經濟增速換擋和結構轉型調整的疊加階段,資產估值去泡沫,AMC業務盈利面臨挑戰,不良資產行業單純依靠經濟增長獲取差價紅利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對依靠價值挖掘和價值重估提升盈利水平的需求進一步提升。


局部區域價格反彈或將成為不良資產市場新特征

2020年受疫情影響,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產處置計劃受到干擾,金融不良資產一級市場批量轉讓的資產包數量與往年相比有所下降。雖然資產價格進一步回落,資產處置面臨較大難度,但資產包的價格并未延續之前逐步下探的趨勢,資產包價格在不良資產市場發展較為成熟的華東和華南地區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反彈,其他主要地區的資產包價格則保持了相對平穩。

<
一一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