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收不良債權,實踐證明這九種方法最有效

作者:盤山集團 日期:2022-01-19

   01

資源共享法  


清收不良債權往往不是一個人、一個部門或一個單位的力量所能顧及,而是一個社會合力的結果,要調動社會一切資源,發揮各方資源的有效共享,形成共振,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某置業公司在一鄉鎮開發一不小的樓盤,由于市場和自身實力及管理的原因疊加,發生資金鏈斷裂,形成債務風險的發生。一政府性擔保公司為其代償共計1500萬元,該置業公司建設的樓盤爛尾多年無人問津,置業公司更是牽涉數十宗法律訴訟,企業法人更是玩起失聯。


該項目既影響市政形象和當地小城鎮建設,又因水電無法接入衍生出了農民工工資及工程款支付等諸多民生問題。擔保公司代償3年多來,多次上門清收無果。如何清收這筆久拖不決的不良債權?從實際情況出發,找到化解矛盾的最佳途徑,擔保公司運用與政府的密切協調和可行的操作方法。在深入細致的多方調研的基礎上,與樓盤開發商和所在地的政府聯系,在多次有誠意的溝通和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的基礎上,調動政府資源拿出綜合解決方案。


擔保公司將債權轉移給地方政府,放出手中的土地抵押權,政府利用手上資源找來合作投資方進場進行樓盤續建,由當地政府接手處置該宗項目,在一定期限內盤活該樓盤,通過各方綜合施展資源,將債權轉移到有能力作為的合作方來運作項目。這樣既盤活了樓盤,又解決了民生大事,使此宗債權最終得以妥善化解,取得政府、當事人及業主三方滿意的好結果。    


   02

誠心置換法

除去一些老賴外,債務人一般對還債還是配合的。但人有“三急”,尤其是辦實體企業,更有比常人多的難言之隱。這就要求我們在清收中,多從人情的角度多考量,換位思考,不在對方“三急”時過分用硬招,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某銀行在一次例行貸后檢查過程中發現貸款企業某實業公司由于抽用流動資金搞項目投資失誤,資金的投入與回報不成比例,導致企業資金鏈出現了問題。已經明顯感覺到該公司的現狀堪憂,極有可能出現貸款風險。發現這一情況后,如何盡早規避風險,盡快收回所欠貸款,解決企業負責人不配合的問題?


面對這一情況,銀行通過開諸葛亮會,集思廣益,采取誠心置換法,N次深入企業,調動政府關系、挖掘私人資源,多次深入企業法人家中,進行溝通磋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分析利害。功夫不負有心人,誠心化寒冰,在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后,終于取得積極回報,企業法人同意在不驚動其他債權人情況下,協調資金分階段在三個月內解決了所欠該銀行全部貸款本息。大半年后,這個實業公司經營情況進一步惡化,資金鏈出現斷流,債務出現全面崩盤,最后走上了破產之路。由于及時采取果斷措施進行清收,使銀行避免了貸款壞賬的發生。


   03

紅臉百臉法


清收不良債權是一個多方博弈的過程,不但在清收時間上,地點上,方式上有講究,更在談判溝通中有技巧。一筆不良的清收有時就像一部間間諜劇,不但時間跨度大,劇情曲折復雜,更在談判的方式和技巧上大有講究。


如果采用紅臉白臉法,往往屢試不爽。不同的債務人,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債務心境,往往心境不同,就會對清收談判結果產生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債務形成的成因不同,債務的清收力度不同,債權人與債務人的私人關系不同往往都對清收產生不同的作用力。在清收過程中,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更要講究方法和技巧,已方人員要進行分工,采取紅臉白臉分工法,不要急功近利,一口吃個胖子,而要針對具體對象和情況,明確分工,循序漸進,分步有序推進,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不要鬧掰,不要將談判的路堵死,水到渠成時,自然瓜熟蒂落,這樣就能順利達到預期的效果。

   04

捷足先登法


一個企業的債務總和,是一個債務鏈條,是一個由眾多外部債務和內部負債的總和。如果誰先發現風險,誰就能捷足先登地搶先一步收回債權,最大程度地避免資金損失。


某生產鐵塔企業,由于對市場的調研不深入,導致在企業技改投入中,出現負債過高,超過自身承受能力,形成了在5家銀行多頭貸款及眾多的民間高息融資。一銀行的客戶經理利用自身資源首先掌握到這類信息,從分析中判斷該企業的發展將出現問題。


發現問題后,他沒有拖延,而是及時拿出清收方案與企業大股東私下進行多次溝通,讓其在貨款回籠中優先歸還這個銀行的貸款,如不按此方案實施,銀行將對其提前進行收貸或訴訟法院。企業大股東在權衡利益得失后,答應在不驚動其他債權人的情況下,按與該銀行的方案執行,前后經過半年的努力,該銀行的貸款終于全部收回,銀行則避免了貸款損失。 

                

   05

人情攻關法


在清收不良債權過程中,有少數債務人存在認定國有銀行等存在國資背景的公司不會采取過激清收措施的心理,以推諉說情來應付,出現不主動、不配合、路跑跑的種種情況。


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某擔保公司對某紡織服裝企業發生2100萬元貸款代償。雖然經多次催收,但他利用國有企業清收措施上的“自制力”,持續回避該筆債務的還款。擔保公司前不久引進新員工時,發現其中一名員工存在與該債務人的人脈關系的交集,藉此進行人情公關,使清收工作得以啟動并進入實質性階段。通過協商,該債務人拿出一筆大額應收工程款償債,另又拿出自己將要入賬的約3000萬元拆遷款作為第二備選還款方案,有效地化解了多年難以落實的債權。



   06

債權轉換法


某甲典當行與丙公司簽訂一份《房地產抵押典當借款合同》,約定丙公司以自有的房產作為當物向甲典當行貸款500萬元,約定典當期限到期后,丙公司因現金流困難導致未能贖當。如何解開這一難題?


利用同行和人脈關系,經人溝通,乙典當行愿意向丙公司發放典當貸款500萬元,用于丙公司向甲典當行贖當,甲典當行表示同意,在操作方式上采取先由甲典當行與丙公司辦理續當手續,然后甲典當行將其債權全部轉讓給乙典當行,乙典當行將債權轉讓款500萬元支付至甲典當行銀行賬戶,一舉化解了不良債務。



   07

移花接木法


有些債權由于代償的成因及存續期間多重因素的影響,債務人的債務纏身,債務連環套,這對清收工作來說往往無從下手。如何化解這個棘手的問題?


某電器設備公司幾年前由某擔保公司為其代償貸款1000萬元,該企業有一定生產規模,有電力行業準入全套生產準入證書,有完整的廠房和生產設備,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囿于營銷能力不強,創新研發能力欠缺,導致生產經營打不開局面,生產經營資金鏈出現一定問題。在進行深入調研后,擔保公司提出以債轉股為主要化解方式,以推動經營正?;癁橹鲗?,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來化解此筆債權。擔保公司還通過掌握的政府部分資源,及時提供招投標信息,引進與供電行業相近,管理能力和營銷能力強的另一電器設備公司參與該公司的生產管理。


移花接木使老樹開花。該公司經過幾年運作,徹底扭轉了長期虧損和資金斷流的局面、產品有了創新、銷售出現好的上漲勢頭,此筆債權也得到及時化解,獲到一舉數得的理想效果。


    08  

法律大旗法

借用司法等途經對債權的時效性進行有效地保護,往往是清收債權過程中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清收過程中要及時運用訴訟、查封賬戶、留置等一切法律手段來推動清收效果的實現。對于出現的債權,如何保證其收回的及時性、有效性,運用法律手段是保障債權人權益的重要手段。要在時效性和掌控度上做足文章。


一是確保債權的時效性,不能因為工作人員的人為失誤而失去債權的時效。

二是積極主動對債權進行掌控的方向上多做工作,對不同案件在第一時間提出有針對性的訴訟和保全措施,運用合理的法律等第三方工具將對債權處置的控債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與此同時,對所涉及債權卷宗進行分類整理,重點檢查如購銷合同、借款合同、保證合同、反擔保保證條款、承諾函內容、債務人及相關人個人資產信息、抵押資產信息等重要文件資料,做到查漏補缺,確保債權檔案完整性、合規性,給清收工作提供充分的后勤保證,磨刀不誤砍柴工。


某餐飲公司在銀行貸款700萬元,因經營不善,貸款逾期后由擔保公司代償,一般來講,擔保公司代償后就會以反擔保手續進行追償,但擔保公司主動對接貸款銀行,將銀行的手續拿來進行細致過堂,發現了在銀行貸款中有另一擔保人信息,于是主動聯系另一擔保人讓其行使擔保責任,而對方不履行責任,于是擔保公司及時訴訟法院,運用起法律大棒,由于方法到位、力度恰當,最后在法院的調解下一次性收回了280萬元,減少了擔保公司的資金損失。


   09

穿透破解法

有些債務企業表面看上去沒有清償能力,但如果深入細致地深入考究下去,進行穿透式排查,往往會有不錯和收獲。某外貿公司,2015年與外地某企業進行一項目代理外貿業務,一次性按合同打入對方企業預付款800萬元,由于該企業生產經營出現問題,資金鏈斷裂,不但導致外貿合同無法兌現,而且致使預付款長期得不到償還。在正常催收無望的情況下,外貿公司聘請律師進行訴訟,打贏了官司后如何回收資金又成了問題。在對方賬上無錢,倉庫無物的情形下,律師對該加工企業進行穿透式解剖,發現該企業注冊資本有未完全到位和轉移公司資產的雙重問題,遂即運用法律武器進行追償,一舉收回了所欠債務。這種隔空發力,進行穿透式進攻的方法,也不失為一種清收好方法。


不良債權的清收,只是信貸風控體系中的結尾或收宮之作。我們業務人員不能將清收行為作為工作的必要或必須的流程,而必須將借貸行為中的風險防范前置,在貸(保)前要對企業經營運行、行業動態、抵押措施及貸(保)款后的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判和全程動態責任管理,提前發現和化解風險,化風險于無形,減少貸款損失。從風控體系的整體性來看,貸款或擔保行為一旦發生,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活動,不可分割,任何行為的忽視和偏倚都將導致災難性的后果。


一一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