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不良資產行業發展趨勢
作者:盤山集團 日期:2020-08-26
不良資產一般指的是企業尚未處理的資產凈損失和潛虧掛賬,以及銀行的不良債權等,市場上的不良資產包主要提供者是銀行。
由于經濟的周期性波動、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不可避免地會對銀行信貸資產產生影響,從而產生銀行不良資產。

銀行在產生不良時,由于自身無法投入過多精力去處置追償(不良資產處置周期長,處置機會成本高),因此選擇將不良資產打包折價轉讓,達到“出表”(即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貸款資產減少,同時貨幣資產增加)的目的,同時減少不良資產率,貸款額度回籠。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進入深水區,銀行不良暴露速度進一步加快,原有不良資產處置機構處置能力有限,供給和需求嚴重不對稱,幾乎無法有效處置規模達數萬億元之巨的不良資產。
為了調動社會資源依法參與銀行不良資產投資的積極性,財政部先后下發了系列文件,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辦法》等,允許、鼓勵社會資本依法參與銀行不良資產包的收購、處置,為穩定金融、發展經濟做貢獻。

點石成金,讓不良資產發光發熱
折扣收益
現在銀行貸款的最大特點就是抵押充分,抵押物多為房屋、土地、林權等;抵押率一般在30%-70%之間 ; 并且銀行的信用高,不良資產的產生與處置都比較規范,整體質量較好。
對于處置公司來說,收回來的主要是債權或抵押物。對于債權方來說,這筆債權兩折買回,去跟債務人談判,債務人全額還不起,退一步還五成。這樣債務人少還了一半的錢;資產管理公司兩成的成本買回來,收益三成。
對于抵押物來說,可以采取以上類似的做法,還錢之后解除抵押,又或者申請法院查封了之后公開拍賣,拍賣所得減去收購不良資產的成本就是收益。
資產增值
有些資產包包含的有價證券、固定資產等都有著較大的價值增值空間,這部分資產在市場趨勢向上的周期中,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增值收益。
不良資產處置則是這樣一個過程:通過量變到質變,低買高賣,逆周期的過程。在經濟下行時,大量低價收購,隨著經濟好轉,其中一些好的資產開始增值溢價,從而為資產管理公司帶來資產增值的收益。
整合收益
整合收益是綜合運用資產重組、再注資、引入第三方、債務的折扣變現、債務更新、債權置換、債權轉股權等兩種或兩種以上方式的組合構成更為復雜的混合債務重組方式。必要的時候,對資產以及附屬經營團隊進行整合,來提升其持有資產的經營效率和價值。
不良利潤空間大,專業能力是關鍵
不良資產處置雖然有巨大的利潤空間,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良資產處置是一個門檻相對較高的行業,對處置機構專業能力的考驗更強。
在NPL1.0時代,不良資產是政策性剝離,國家財政全額兜底損失,因此在首次剝離時并未進行定價,從而在隨后的處置中也缺乏成本約束,定價彈性較大。NPL2.0時代的不良資產轉讓是銀行自主行為,是用自身利潤來沖抵處置損失。
有些機構對不良資產的風險特性認識不夠,對其盈利抱有盲目預期,如果沒有進行專業詳盡的盡職調查,很可能高價拿下一個不良資產包。

由于信息不對稱,資產包內資產所有權不明晰等問題,做好前期盡職調查工作就非常重要了。所以,在與銀行達成購買不良資產包意向后的盡職調查階段,是購買過程中比較關鍵的一步,而且也影響日后處理資產包的效率
收包完成后就到了處置環節,處置的方式相對靈活多樣,目前不良資產處置方式也在不斷創新。
隨著資金的涌入,不良資產行業機構的系統化處置管理能力也越來越重要,機構必須發揮專業化的處置管理能力,通過多種方式,實現不良資產價值的挖掘和增值,令其發揮社會價值,才是未來不良資產處置的正確之道。
受全球經濟發展趨緩影響,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通過供給側改革以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去產能、去杠桿目標;以鋼鐵、煤炭等為代表的產能過剩產業的不良資產將加速暴露。
本輪不良資產處置體現市場化
隨著股份制改革的陸續啟動,不良資產處置邁進全面商業化時期;2014年首批地方性AMC出現。不良資產定價轉為以競標等商業化方式開展業務,不良資產進行自負盈虧的處置,包括債務重組、證券化、債轉股等多種方式。2016年10月,國務院下發《關于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市場化債轉股啟動。中國的不良資產市場正在從過去的政策性主導轉向市場化為主導。
國外不良資產行業發展情況
美國作為不良資產市場化管理的典范,其發展路徑和特征具有借鑒價值。主要呈現出三大特征:
1)高度證券化:不良資產及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每年發行量在700億美元以上,不良資產投資公司大多通過投資證券化產品參與不良資產市場;
2)形成消費金融細分市場:美國發達的消費金融市場孕育出不少聚焦不良消費貸款的專業機構,如PRA集團和安可資本兩家上市公司;
3)存在大量專業投資機構:美國不良資產管理行業的集中度較低,存在大量的不良資產管理和投資公司。此外,美國還有大量的對沖基金選擇將不良資產市場作為重要的配置品種,涌現出了橡樹資本、艾威資本等優秀投資機構。
國內不良資產行業發展情況
隨著宏觀經濟下行,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增加,債務違約案例井噴以及資本市場并購重組大規模出現,不良資產投資正在成為資產管理行業的下一個風口。
國內不良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呈現下列趨勢:
1)不良資產加速釋放;
2)更多專業機構將涌現,二級市場日漸繁榮;
3)不良資產管理公司將依賴專業能力獲利,而專業能力來源于研究定價、融資能力與宏觀經濟判斷。
4)民營機構介入不良資產處置已漸成氣候。
傳統的不良資產處置主要來自于對銀行不良貸款的處置,四大AMC和地方AMC為主要參與方?;趯Σ涣假Y產行業的看好,民營機構也積極參與這輪不良資產處置盛宴。
通過對接銀行、信托、資管計劃、財富管理機構等資金,參與不良資產處置。民間資本介入不良資產領域的方式其實非常多樣化,例如可以從四大AMC手中進行買斷債權、和四大AMC合作處置債權、參與地方AMC公司股權等。
不良資產經營具有逆周期性,所謂“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在經濟增速總體放緩、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與不良率長期呈現上升的趨勢之下,不良資產也愈發受到市場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