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中國銀河金控首席運營官龐介民日前透露,目前銀河資產正在與美國凱雷集團進行合作,積極推進銀河—凱雷不良資產處置基金的落地。在龐介民看來,中國的不良資產市場未來將是紅海和藍海的交融,前景廣闊,大有作為。不僅如此,銀河資產還要“走出去”,淘金國際不良資產。在上個月的“2020中國金融科技論壇”上,龐介民發表題為《科技驅動 數據賦能:打造一流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演講。他表示,未來幾年,國內不良資產處置和金融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將恰逢其時。一是紅海廣闊,金融不良資產處置大有可為,”由于銀行不良貸款暴露一般還有6—9個月的滯后期,預計后半年及明年銀行業還將面臨不良率快速上升局面?!褒嫿槊裾f到。二是藍海深遠,資本市場不良資產處置潛力巨大。就債券市場而言,目前我國信用債券余額近37萬億元,其中已違約主體的存量債券超過4300億元。就股票市場而言,一些上市公司股票質押融資也積累了一定風險。三是國際化布局與海外不良資產處置模式值得探索。龐介民表示,近年來,橡樹、黑石、摩根、瑞銀等大量國外機構已開始試水中國不良資產市場。作為新設立的全國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銀河資產也在積極進行國際化布局,一方面,研究通過“走出去”的方式投資和參與海外不良資產市場;另一方面,還通過與國外機構的合作,共同開展國內不良資產處置。目前銀河資產正在與美國凱雷集團進行合作,積極推進銀河—凱雷不良資產處置基金的落地。美國凱雷投資集團,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全球性另類資產管理公司,在北美、南美、歐洲、中東、非洲、亞洲和澳大利亞31個辦事處擁有超過1600員工。截止2018年3月31日,凱雷的資產管理規模為2010億美元,擁有324個投資基金。與黑石、橡樹資本、阿波羅等外資另類資產投資機構不同的是,凱雷被投資界稱為“總統俱樂部”,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出任凱雷亞洲顧問委員會主席,英國前首相約翰·梅杰擔任凱雷歐洲分公司主席,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美國前證券與交易委員會(SEC)主席阿瑟·列維特擔任其顧問。自1998年進入中國以來,凱雷亞洲基金已投資50多家公司,投資金額約100多億美元 。投資范圍覆蓋很多國家和地區,涉及行業包括金融服務、消費品、零售、工業制造、電信和傳媒等。精通中文的斯蒂芬.歐倫斯(Stephen Orlins)是凱雷集團亞洲業務的創始人,他牽頭設立了凱雷亞洲基金,2005年凱雷在中國突然發力,一出手就是大手筆。2005年10月凱雷集團擊退卡特比勒、美國國際投資集團、摩根大通等國際知名機構和企業,協議以30億的價格控制了徐州工程集團85%的股權(后來為了獲得中國商務部審批通過而主動降為49%)。
2005年12月,凱雷集團與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簽約,33億吃下太保人壽股份24.975%的股權。前后不到兩個月時間,凱雷在中國出手兩次,合計投資63億元約合7.85億美金。而凱雷在亞太地區三個基金的總資金不過10.5億美金左右,“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是資深投行人士對美國凱雷集團充滿敬畏的評價。此次,銀河資產與凱雷投資集團聯合設立不良資產處置基金的項目正在推進中。
面對國內不良資產市場,龐介民表示,我們判斷未來幾年國內不良資產處置和金融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恰逢其時,同時不良資產處置也是作為國有企業的銀河金控和銀河資產落實“三大任務”、服務“六穩六?!钡牧x不容辭的責任擔當。對金融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前景的判斷包括以下三點:一是紅海廣闊,金融不良資產處置大有可為。上半年,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合計達3.6萬億元,不良率達2.1%,一些城商行、農商行等不良率更高。由于銀行不良貸款暴露一般還有6—9個月的滯后期,預計后半年及明年銀行業還將面臨不良率快速上升局面。為此,銀河金控和銀河資產將積極發揮AMC公司逆周期和跨周期的處置功能,為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長期均衡貢獻力量。二是藍海深遠,資本市場不良資產處置潛力巨大。就債券市場而言,目前我國信用債券余額近37萬億元,其中已違約主體的存量債券超過4300億元。就股票市場而言,一些上市公司股票質押融資也積累了一定風險。四大AMC更多的是在商業銀行的體系中開展不良貸款等資產的處置,對資本市場不良資產處置并沒有大規模的參與,而銀河金控一直以來是一家以資本市場業務為核心、以直接投融資為主要功能的金融控股集團,我們將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業務優勢,積極探索以不良資產管理、債轉股、投資銀行為特色的業務體系,合理拓展與企業結構調整相關的兼并重組、破產重整、夾層投資、過橋融資、階段性持股等投資銀行業務,促進問題企業化解難題,困難企業紓困重生。三是國際化布局與海外不良資產處置模式值得探索。近年來,橡樹、黑石、摩根、瑞銀等大量國外機構已經開始試水中國不良資產市場。
非常感謝組委會的邀請,參加這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行業盛會。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包括大家近期經常提到的“后疫情”時代,“互聯網+”正不斷重塑、更新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同樣也給金融科技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空間和機遇。站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們各位嘉賓匯聚一起,探討“新時代 新技術 新機遇”這一主題,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我想借今天的機會,結合銀河金控的具體情況,在三個方面與各位嘉賓做一個分享和交流。今年,中國銀河金融控股公司已成立十五周年。15年前,經國務院批準,由財政部和中央匯金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了銀河金控。從成立之日起,就肩負了積極探索我國金融業綜合經營模式的歷史使命,也成為了順應國家金融改革發展大勢,所設立的第一家國有金融控股公司。十五年來,伴隨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輝煌歷程,銀河金控從小到大、由弱到強,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2005-2011年,這一階段公司主要任務是承接和處置老銀河證券歷史遺留問題,并發起設立了新銀河證券。第二階段是2012-2017年,這一階段公司大力推動并完成銀河證券“A+H”股上市,同時積極探索自身改革發展新模式。第三階段是2018年至今,公司“4+N”發展戰略格局的夯基壘臺工作搭建完成,打造銀河金控駛入快車道,這是十五年來攻堅克難、久久為功的結果。目前,銀河金控系統已有分支機構約500余家、從業人員近萬人,旗下包括銀河證券、銀河資產、銀河基金、銀河投資等在內的金融平臺,服務網絡覆蓋全國,延伸海外。銀河金控合并總資產超過4000億元,凈資產達到10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月經國務院同意和銀保監會批準,我們旗下的建投中信獲準轉型籌建第五家全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這是自1999年四大AMC成立以來,20年批準組建的第一家全國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意義重大、使命光榮。銀河金控和銀河資產管理公司非常希望得到在座的各位政府領導、業界同仁、專家學者的指導和幫助!第二方面我想匯報一下對金融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前景的看法。我們判斷未來幾年國內不良資產處置和金融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恰逢其時,同時不良資產處置也是作為國有企業的銀河金控和銀河資產落實“三大任務”、服務“六穩六?!钡牧x不容辭的責任擔當。對金融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前景的判斷包括以下三點:一是紅海廣闊,金融不良資產處置大有可為。上半年,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合計達3.6萬億元,不良率達2.1%,一些城商行、農商行等不良率更高。由于銀行不良貸款暴露一般還有6—9個月的滯后期,預計后半年及明年銀行業還將面臨不良率快速上升局面。為此,銀河金控和銀河資產將積極發揮AMC公司逆周期和跨周期的處置功能,為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長期均衡貢獻力量。二是藍海深遠,資本市場不良資產處置潛力巨大。就債券市場而言,目前我國信用債券余額近37萬億元,其中已違約主體的存量債券超過4300億元。就股票市場而言,一些上市公司股票質押融資也積累了一定風險。四大AMC更多的是在商業銀行的體系中開展不良貸款等資產的處置,對資本市場不良資產處置并沒有大規模的參與,而銀河金控一直以來是一家以資本市場業務為核心、以直接投融資為主要功能的金融控股集團,我們將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業務優勢,積極探索以不良資產管理、債轉股、投資銀行為特色的業務體系,合理拓展與企業結構調整相關的兼并重組、破產重整、夾層投資、過橋融資、階段性持股等投資銀行業務,促進問題企業化解難題,困難企業紓困重生。三是國際化布局與海外不良資產處置模式值得探索。近年來,橡樹、黑石、摩根、瑞銀等大量國外機構已開始試水中國不良資產市場。作為新設立的全國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銀河資產也在積極進行國際化布局,一方面,研究通過“走出去”的方式投資和參與海外不良資產市場;另一方面,還通過與國外機構的合作,共同開展國內不良資產處置。目前銀河資產正在與美國凱雷集團進行合作,積極推進銀河—凱雷不良資產處置基金的落地。第三方面,我想介紹一下通過科技驅動、數據賦能,打造科技化金融集團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愿景和規劃中國銀河金控的發展目標,是打造一家制度健全、管理規范、運營穩健、業績優良的一流金融集團公司。在推進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過程中,將通過科技驅動、數據賦能,加快傳統金融企業與科技創新的有機結合,在管理賦能、機制賦能的基礎上,增加“數據賦能”,在賦能過程中將處理好“兩個關系”即與互聯網金融技術公司的合作關系以及技術外包和技術自我研發的關系,做好前瞻性設計和整體規劃包括建設規劃和管理規劃,力爭從“大寫意”階段到“工筆畫”階段都是“一張藍圖干到底”,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概括起來講就是要:織出“一張網”、構建“一條鏈”、匯聚“一片云”、形成“矩陣風”。一是織成“一張網”,就是要借助金融科技織出企業統一經營管理的大數據網絡平臺。金融企業作為傳統的資本、人力密集型企業,發展至今又成為數據密集型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大量數據,關系到企業各項業務的正常開展,更是企業發展的脈搏,能夠實時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數據不僅僅是金融業務運營過程中的副產品,更是推動金融業務發展的核心要素,利用好這些數據是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拓展業務的關鍵所在,不但需要建立完善的物理設施,包括服務器集群、災備等系統,從物理條件上滿足數據應用的需求;還需要建立完備的數據治理體系,打造數據網絡平臺,保證產生的數據真實、可信、可用,滿足各項數據應用的需求,提升數據資產的使用效率,實現數據成本的降低。 二是構建“一條鏈”,就是要借助金融科技尤其是區塊鏈技術優化不良資產處置業務鏈條和流程再造,實現扁平化高效管理。隨著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應用已經從傳統的數據存儲、分析過渡到了利用數據抽象出的信息輔助決策等方面。在我們傳統不良資產處置業務開展的過程中,盡調、定價、風控、客戶管理等各個關鍵環節目前仍然較多依賴于業務人員的行業經驗,不僅效率不高還容易產生操作失誤。我們將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分析、自主學習過往業務案例,結合人工經驗的介入,建立和完善標的資產篩選和審查體系,通過全方位大規模數據融合應用,實現資源配置精準化、決策支持智能化,通過大數據透明化操作實現全業務鏈條的高效管理。三是匯聚“一片云”,就是要借助金融科技發揮系統協同效應,提升資源共享效果。目前,云已經成為數字生產要素,云架構推動了云管理服務的在高效協同方面的重要作用。很多大的企業集團內部,或多或少存在各條線合作不順暢、協同效率低、資源集成配置效果不明顯的問題。金融與科技融合中的云管理服務和數字化解決方案在消除集團內部信息不對稱、促進資源共享方面有著獨特優勢。目前,我們正在從集團層面重構數據系統,對各類數據,包括非結構化數據進行再次收集、整合、分析,綜合運用云計算等手段,實現核心業務系統的技術架構迭代,打通全業務條線數據通道,破除信息孤島。在合規、安全的前提下,推進跨業務、跨部門、跨子公司的信息共享,促進線上線下聯動,實現資源在更高水平上的整合,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四是形成“矩陣風”,就是要借助金融科技建立矩陣化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金融科技拓展了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但并沒有改變金融業務的風險本質。金融科技的應用,使傳統金融風險的表現形式、傳播路徑發生改變,這些風險具有較強的突發性、隱蔽性和傳染性,使防范金融風險的任務變得更加艱巨。我們認為,金融科技的運用首先應成為防風險“先手中的高手”,化解風險挑戰“實招中的高招”。這樣金融企業才能“藝高人膽大”,“開拓創新”才不會變成“挖坑創禍”。我們正在借助金融科技建設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健全與銀河金控自身發展戰略相適應的風險管理制度、組織架構、信息系統、管理流程,形成穿透式、全覆蓋、層次清晰、分工明確、相互銜接和有效制衡的運行機制。在基礎制度和執行機制層面力爭實現風險管理的“看得見”、“夠得著”和“管得住”。對風險隱患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防范演化為惡性事故,在風險可測、可控、可承受的基礎上推動銀河金控創新發展。各位來賓!國務院常務會議9月2日審議通過的《關于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明確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準入規范,對金融控股公司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銀河金控作為第一家國有金融控股公司,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聚焦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風險和金融改革創新“三大任務”,積極利用科技創新與金融領域深度融合帶來的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推進科技賦能和數字化升級創新,中國銀河金控愿與在座各位一道,不斷探索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發展之道,為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