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季度銀行業或將處置1.7萬億不良資產

作者:盤山集團 日期:2020-10-29

銀保監副主席梁濤今日表示,前三季度銀行業共處置不良貸款1.73萬億元,同比多處置3414億元。新提取貸款審計準備金1.54萬億元,同比增長15%。


他透露,到9月末,商業銀行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與不良貸款的比值為80.2%,部分銀行逾期60天以上的貸款也全部納入不良。


第四季度銀行業或將處置1.7萬億不良資產


為緩釋不良風險,監管部門近來已密集部署加快不良處置,多渠道疏通政策堵點。郭樹清此前表示,今年將加大對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全年預計銀行業要處置3.4萬億元,去年同期為2.3萬億元。


這意味著,四季度,銀行業距離完成3.4萬億元的處置目標,還需要實現處置近1.7萬億元的不良貸款。


郭樹清還指出,預計今年總體杠桿率和分部門杠桿率都會出現較大反彈,金融機構的壞賬可能大幅增加。由于金融財務反應存在時滯,目前的資產分類尚未準確反映真實風險,銀行即期賬面利潤具有較大虛增成分,這種情況不會持久,不良資產將陸續暴露。


他要求,金融機構要采取更審慎的財務會計制度,做實資產分類,充分暴露不良資產。日常監管上,不簡單將不良率上升作為評判標準。要利用撥備監管要求下調騰出的財務空間,加大不良資產處置。


監管部門日前還發布《關于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和《銀行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實施方案》,計劃開展單項不良貸款向社會轉移試點和批量個人不良貸款試點。業內指出,這將進一步豐富不良資產處置渠道,特別是允許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移是一個重大突破。


多種渠道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


地方層面也相繼出臺政策,明確不良處置具體“任務表”。北京銀保監局近日印發《關于做好不良資產處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法人機構,科學合理分配處置權限,適當縮短審批流程,提高不良處置質效。此前,北京銀保監局還發文提出,力爭全年不良處置額明顯高于前兩年平均水平,努力實現2020年下半年不良貸款余額由升轉降。四川推出10條措施支持金融機構處置不良資產,包括將引進外資參與不良資產處置。


隨著政策推進,機構持續加大不良貸款處置核銷力度。從處置方式上看,批量打包出售等渠道仍是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主流途徑。其中,江西省內兩家港股上市銀行江西銀行、九江銀行近日先后宣布,在完成公開掛牌競價程序后,與江西瑞京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不良資產轉讓協議,轉讓前債權費用合計超過80億元。


除了核銷和轉讓外,銀行還在加快發行不良資產ABS。據統計,截至10月13日,今年銀行業共發行了25只不良貸款ABS項目,發行金額達118.769億元,發行機構包括工行、農行、建行、交行等大行及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股份行。無論是發行數量還是規模,均為2016年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重啟以來的同期最高。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一段時間,銀行業依然面臨較大的資產質量壓力。下一步,除了批量轉讓、不良資產證券化外,銀行業也將綜合運用包括債務重組、資產重組、市場化債轉股等在內的多種方式,持續加大不良資產的有效處置力度。


特殊資產是廣義的“不良資產”


所謂特殊資產,是指“在經濟的特殊周期、宏觀環境的特殊階段,或發生特殊事件(如各種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事件)時,交易價值低于賬面或實際價值的資產”。


在這個意義上,特殊資產不僅包括銀行的表內不良資產(狹義的不良資產),也包括銀行表內部分關注類貸款、非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各類資管產品中可能存在的不良資產和轉型存在困難的資產、金融市場的困境資產,以及非金融企業的困境資產,等等。與聚焦銀行業的傳統“不良資產”概念相比,“特殊資產”所涵蓋的范圍更加廣泛,將非金融資產也包含在內。


從資產所處的狀態上來看,“不良資產”是已經發生風險的“特殊資產”,而特殊資產不一定已經發生違約,但資產價值處于困境和受壓狀態。總體上,特殊資產是廣義的“不良資產”。


相應的,特殊資產行業的參與主體和交易模式,也要比傳統的不良資產更為豐富、靈活和多元。壯大特殊資產管理行業,提升風險處置效率,具有重大的意義,有助于挖掘存量資產的價值,在化解金融風險、維持金融穩定的同時,提升金融體系的運行效率。


內容資訊來源:不良資產行業觀察綜合

一一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