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特殊資產處置趨勢前瞻
作者:盤山集團 日期:2020-10-29
近期數據公布顯示,三年時間銀行業共處置不良貸款5.8萬億元,超過之前八年處置額的總和。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8月份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受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全年銀行業還將處置不良貸款3.4萬億元,并提出銀行業應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在充分揭示風險的前提下,研究分階段下調撥備覆蓋率的監管要求,釋放資源全部用于處置不良貸款。
新經濟形勢下,資產管理機構更要針對特殊資產市場呈現的新特點,順應特殊資產處置的投行化趨勢,積極開展圍繞問題企業的另類投行業務,進而暢通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的管道,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

一、不良資產市場呈現的新特點
本輪不良資產產生于近年來在全球經濟深度衰退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深入推進的以“三去一降一補”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之中。其特點,除了延續以往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的上升趨勢外,還有從民企蔓延至地方國企乃至有關大型央企的債務違約事件的不斷出現,更有因違約所帶來的金融風險的積聚、信用秩序的破壞、社會不和諧因素的增加等問題亟待解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過去資產公司的業務對象主要是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處置,系統性解決金融領域的潛在風險。如今特殊資產業務領域不斷擴展,由金融機構擴展到實體企業,由資金市場擴展到資本市場,由金融領域擴展到經濟領域。大型及超大型企業集團,私募和公募債發債主體,公開發行的資本市場主體等成為特殊資產的主要來源。
為此,需要有另類投行的思維,采取個性化的解決方案,一體化的運作思路,多元化的實施工具,精細化的操作步驟,解決復雜的特殊資產問題。
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的進一步增強,以及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加快形成,社會問題類資源會越來越多,為資產公司開展另類投行業務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而這也是妥善應對疫情沖擊更好發揮資產公司化解處置風險功能作用,圍繞“資產管理”培育投資銀行、財務顧問等財技和專業能力,專注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二、“雙循環”格局下資產公司處置特殊資產投行化的主要表現
1、服務個性化
順應新時期問題企業風險化解的個性化需求,資產管理公司應由原先的以持續完善特殊資產業務產品為中心,轉向以客戶為中心,在暢通問題企業“血液循環”的過程中,根據企業的特色化需求,或為解決企業困難提供所需要的金融資源,或通過資源整合給予其技術支持,或視情況引入外部投資者進行產業合作,最終通過提供個性化的綜合性服務促進企業發生實質性的正向變化。
2、手段多樣化
在通過特殊資產收購降低企業財務負擔,通過追加投資等激發企業自身潛力提升企業生存能力,通過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增強企業內生動力的同時,疊加債務重組、市場化債轉股、資產重組、企業重組、產業重組等多元化投資銀行手段,改善企業財務狀況,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幫助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最終直接或間接化解金融風險、優化資源配置,建立金融與實體企業良性循環的暢通渠道。與之相適應,特殊資產的業務形式由原先以處置轉讓為代表的簡單化,轉向以資源整合和價值提升為特征的復雜化。
3、運作一體化
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范化解,具有涉及主體多、覆蓋范圍廣、利益沖突大、運作周期長、協調成本高等特征,需要放眼全局的視野甚至全球的大格局,摒棄零和博弈,堅持共贏理念,為問題企業設計一個以盤活重整為目標、兼顧各方利益且能兜得住的一攬子綜合性解決方案。
運作一體化即針對一個具有價值提升潛力的不良資產,運用“綜合經營、系統集成”的思維對其進行分解、分類,采取系統處置、有效盤活及投資銀行手段加以一體化運作。
4、實施精細化
圍繞問題企業開展的具有個性化的另類投行業務所需的三大能力,決定了資產公司在具體實施中要做好精細化。
一是對企業發展趨勢、走出困境的專業研判能力。
另類投行主要為重組、清算或破產,不僅需要對企業微觀面的深入研究,也要對行業發展、國內外經濟形勢等宏觀面的科學研判,更需要基于多年實踐所形成對企業走出困境判斷的專業敏感性。
二是對企業價值挖掘、統籌推進重組的打持久戰能力。
要對此類業務特別是其重組過程爛熟于胸、具有豐富的法律和財務知識,以及對資產估值的專業能力;同時,面對重組可能遇到的種種阻力,意想不到的甚至會導致前功盡棄的各種變數,以及耗時之久可能長達數年的運作周期,我們必須有穩健的心理素質、靈活的應變能力、高超的溝通水平,以及足夠的耐心韌勁。
三是應對資產標的缺乏流動性和正規定價機制所要求的風險管理能力。
這需要我們進行更嚴格更扎實的盡職調查,實行事前預警、事中控制、事后評估的全流程風險管控。此外,另類投行業務也對我們引入社會資金、受托管理資產的專業運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使得我們要從以前的資金為王轉向人才為本,更要實施精細化運作。

三、跨越“春夏秋冬”的周期性經營策略
一是“春生”
在經濟復蘇期,對處于初創階段盈利能力較弱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在特殊資產處置方面,資產公司重點是發揮債務重組功能,收購特殊資產包,并做好對有價值提升潛力的特殊資產的培育。
二是“夏長”
在經濟擴張期,對處于成長階段要素整合能力較強的企業給予多元化的金融資源支持、參與其產業鏈并購等。這一時期,對前期經過價值培育和提升的特殊資產,資產公司可選擇合適的時機予以出售;對不具有價值提升潛力或前期提升效果較差的特殊資產,按照“冰棍”理論盡快予以處置。
三是“秋收”
在經濟收縮期,參與處于成熟階段資產質量較高的企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機會。在特殊資產處置方面,資產公司應注重資產重組、股權重組等價值提升手段的綜合運作,發揮“根雕效應”,不斷提升特殊資產的內涵價值,并擇機處置變現,實現資產價值的最大化。
四是“冬藏”
在經濟蕭條期,可尋找衰退階段的企業重組、清算和破產等業務機遇。這一時期特殊資產市場規模會擴大,資產公司可加大特殊資產資源的儲備力度。綜上,基于特殊資產形成機制的周期性屬性,資產公司旨在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企業而開展的另類投行,宜采取跨越“春夏秋冬”的周期性經營策略。

四、綜合“加減乘除”的復合式重組手段
一是“加法”
通過對有重組價值的企業追加投資,提供資源供給和技術支持,引入產業合作方等,不僅幫助企業走出困境,還幫助企業做優做強。
二是“減法”
通過債務重組減低企業財務負擔、資產重組剝離企業無效資產,幫助減掉包袱、聚焦主業,輕裝上陣。
三是“乘法”
在對問題企業開展另類投行業務時,借助資本市場對提升特殊資產價值的“乘數效應”,提高特殊資產處置的效果
四是“除法”
即要提高處置特殊資產、化解金融風險的效率,使處置速度快于特殊資產增長速度,不僅在既定的時間范圍內盤活更多的問題企業,還要在既定的投入上實現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總體來講,資產公司開展問題企業的另類投行業務,要綜合運用“加減乘除”的復合式重組手段。
部分內容來源:當代金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