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末,我國銀行業境內不良貸款余額為3.7萬億,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年內或超4萬億,此外,非銀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還有8000億。不良資產頭條從知情人處獲悉,某股份制銀行被監管要求大幅增加不良資產處置,處置任務比計劃中幾乎多了一倍。除了批量轉讓之外,核銷、發行ABS、定增搭售不良等多手段剝離不良。阿里拍賣數據顯示,疫情以來,銀行不良債權包標的數增長了60%,成交額增加了400%。業內預計,銀行業第四季度將密集招標。

截至2020年8月末,我國銀行業境內不良貸款余額為3.7萬億元,不良率達到2.14%,比年初增加0.11個百分點。業內人士分析,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年內可能突破4萬億。截至2020年6月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總額達2.74萬億元,較上季度末增加1243億元,同比增長22%。不良貸款率為1.94%,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為2.1%,均創下近十年新高。截至2020年6月末,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不良貸款凈生成率自2018年起連續兩年出現上升,2019年達到0.98%,接近歷史高位;股份行不良貸款凈生成率2019年達到1.78%,已超過2016年的最高水平,這意味著資產質量正在加速惡化。此外,據《中國特殊資產行業發展報告(2020)》指出,非銀金融機構也將成為特殊資產行業的重要供給方。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金融監管加強,信托、資管等非銀金融機構也出現不良資產暴露??傮w來看,根據不完全統計,來自信托、理財、資管等非銀部門的不良資產供給至少接近8000億元。各種數據表示,我國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剝離需求相當迫切。
為緩釋不良風險,監管部門近來已密集部署加快不良處置,多渠道疏通政策堵點。郭樹清表示,今年將加大對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全年預計銀行業要處置3.4萬億元,去年同期為2.3萬億元。某股份制銀行保全部人士也表示,監管層要求其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加大,任務量比計劃幾乎翻了一倍。地方層面也相繼出臺政策,意圖加快轄區內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處置速度。9月29日,北京銀保監局下發《關于做好不良資產處置工作的通知》,要求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提升不良處置效率,前瞻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包括不得以支持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為由新發放貸款掩蓋不良,不得通過虛假轉讓、違規倒貸續貸等方式隱匿不良;對不良產生和不良處置中的違法、違規、失職行為均要嚴格實施問責,重點加強對不良資產轉讓不真實、不潔凈等違規業務審批人員的問責;加強不良資產精細化管理,科學制定考評目標,避免片面注重壓降賬面不良的考核導向,以實現風險化解、回收最大化作為不良處置考核目標等。
6月,四川銀保監聯合7部門發布《關于支持金融機構加快不良資產處置若干措施》的通知:包括積極爭取不良資產跨境轉讓試點,引進外資參與不良資產處置;督促金融機構通過現金清收、重組、核銷、打包轉讓、資產證券化等多種方式,加大不良資產化解處置力度;對國有融資擔保公司擔保項下的不良貸款,逐戶制定化解方案,重組一批、代償一批、清收一批;加強與司法機關的溝通協調,推廣金融債權訴訟“綠色通道”,對金融債權訴訟優先立案登記,及時分案移送。推動完善訴前資產保全措施,及時對有關資產進行查封、凍結、扣押。
“今年前10個月,上海市場銀行不良資產的出包量呈明顯上升趨勢,未來這一趨勢仍有望延續?!?/span>信達上海分公司總經理沈彤在10月17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特殊資產50人論壇”上表示,不良資產的供給量正在持續加大。日前,在中國特殊資產50人論壇上,阿里拍賣總經理陳慧明表示,疫情過后的統計顯示,使用阿里拍賣的機構數增加超150%,標的數增長近300%,成交額增長近400%;銀行債權包,通過互聯網來競價,合作機構數增長超40%,標的數增長超60%,成交金額同比增長超過超400%。另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僅6月份至今,有近20家銀行公布自有資產拍賣、轉讓或拍賣招標信息。僅9月份以來就有10余家銀行發布抵押房產或土地的資產轉讓公告,其中多為地方銀行及股份制銀行地方分支行。同時,下半年以來地方金融機構抵債資產拍賣處置愈加密集。據公開信息初步統計,僅7月份以來,就有20余家農商銀行及農信社等地方金融機構發布抵債資產拍賣公告或拍賣招標公告。7月,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與華融資產河南省分公司簽署的《資產轉讓協議》,向華融轉讓43.71億不良資產債權,共計66家借款單位。同月,交通銀行聯合中原資產轉讓24戶不良債權,本金余額合計3.41億元
進入9月,江西九江銀行將30.34億元債權轉讓江西瑞京。同月,江西銀行將44.50億債權轉讓給江西瑞京。
銀保監計劃全年處置不良3.4萬億,上半年處置了1.1萬億,下半年的任務還有2.3萬億。業內預計第四季度,銀行業將進行不良資產轉讓的密集招標。作為化解金融機構風險的主力軍,今年以來四大AMC也紛紛加大了收包力度。不良資產頭條從信達半年報中梳理出,截至上半年,其從銀行業收購的不良資產金額99.27億,其中大型商業銀行55.93億元,同比增加47.92%。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和農村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外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收購金額則均有大幅下降。華融上半年從銀行收購的資產包金額為128.28億,收購占比達54%,其中從大興商業銀行收購金額為39.53億,占比18%,而股份制銀行是其收購主要來源,達到79.3億,占比36%。針對收包策略,華融也公開表示,上半年加大收購力度,明確了“逢包必調、適包必競”。同時與各大商業銀行持續加強溝通,充分了解各銀行推包計劃,積極組織各地分公司參與當地不良資產包的盡調和報價,支持商業銀行化解存量風險。僅6月就收購不良資產規模超500億元,上半年收購規模達800億。中國長城資產黨委書記、董事長沈曉明在2020年年中會上表示,上半年,長城資產累計收購金融不良資產本金383.84 億元,非金融類不良資產135.13億元。就算按照市場3毛來計算,其實際支出也近120億。而下半年,中國長城資產計劃出資800億元收購金融及非金融類不良資產。將優化盈利模式,按照“大債權、中杠桿、小股權”思路,合理配置資產類型,并穩妥推進問題機構救助。東方資產則上半年新增不良資產業務投放302.84億元。成功落地19個“總對總”不良資產包項目,累計收購債權本金79億元。由于銀行出包量增加,2016年—2017年四大AMC及地方AMC瘋搶競價的時代暫時終結。四川發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蒙宇表示:“以前收購不良資產包,因為要拼市場份額,所以都在跟其他機構搶,很多時候是沒有深思熟慮的機會的?,F在的不良資產供給增大,對于我們而言,可以慢慢篩選,更加從容。更重要的是,也更加便宜?!?/span>